“泼水成冰”很多人想玩!但……重要提醒
来源: 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:2024-12-26
“泼水成冰”是冰雪游热门体验项目。最近,一名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被烫伤,引发网友关注。“泼水成冰”是何原理?如何安全操作?
体验“泼水成冰”被烫伤
提防炫酷背后的风险
近日,来自江西的游客江女士到黑龙江游玩,想体验一把在网上看到的“泼水成冰”,结果操作过程中不小心被热水烫伤。江女士说,热水导致她的头部烫起了小水疱,经过冷敷、用药等紧急处理,目前伤势已经好多了。
体验“泼水成冰”被烫伤并非个例,每到冬季,医院的烫伤科都会有被开水烫伤的游客前来就诊。
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病区主任医师 赵震宇:烫伤的程度一般都是以一度和浅二度为主,常见的部位是头、面部、手,还有脚。因为做出泼水成冰的效果,一般的水温都得在 90℃ 以上,操作不当非常容易被烫伤。
赵医生介绍,一旦被热水烫伤,要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,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位置 20 至 30 分钟,给皮肤降温。如果烫伤面积比较小,用凉水冲洗后做好消毒,但不要揭掉水疱皮,水疱皮可以对皮下组织起到保护作用。
“泼水成冰”是如何形成的?
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任延宇介绍,“泼水成冰”中的结冰并不是水结冰,而是水形成的水蒸气,在极端寒冷空气里凝结成水滴或者小冰晶,这与北方隆冬天气里形成的大雾现象类似。
任教授介绍,这个过程是需要条件的:
气温要非常低。一般至少需要 -30℃ ,最好能达到 -40℃ ,因为气温越低,凝结成冰的过程就会越短。
需要开水。很热的水更有可能蒸发成气体,然后遇冷变成小水珠,被我们所看到。“泼水成冰”一般是极冷的环境下,可以直接从气体变成固体,这就是“凝华”的过程。
游客体验“泼水成冰”。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
安全操作“泼水成冰”有窍门
任教授建议,第一次体验不要用敞开大口的壶直接泼,可以加一层滤网,帮助散落得更充分,形成的水滴更小;另外不要往直上方向泼,避免带来危险。
“泼水成冰”如何操作才能更安全?景区工作人员做了示范↓
工作人员介绍,为了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,建议游客在清晨气温低、光线好的时候操作,一定要先掌握泼水的技巧,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操作。
拿一壶开水,把它加入特制的水舀子里,单手能把水舀子拿起来即可,找到适合自己的水量。
泼水时一定要放在身体侧面,不要正对着自己的身体,以免开水泼出后落下烫伤自己。
迅速地、快速地把手臂摆成一个圆,这样形成的效果更好。
策划制作
来源|央视新闻
审核|冯珺 国药同煤总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
责编丨杨雅萍
审校丨徐来 林林
版权与免责声明
【1】本网站凡注明“学会秘书处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,并注明“来源:四川省金属学会”。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【2】本网站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学会秘书处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作品内容仅供参考,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。